中新網吉林新聞7月16日電(譚偉旗 張婷婷)近日,長春新區(qū)人民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“三審合一”審判團隊莊嚴落下第一槌,敲響了司法對未成年人權益全方位守護的堅定承諾,也標志著該院在探索融合涉未成年人刑事、民事、行政案件審判新路徑上邁出了堅實一步。
面對這起未成年人盜竊案,少審法官并未止步于卷宗。庭前,法官張婷婷主動撥通苗某家屬的電話,細心詢問孩子的成長軌跡與家庭境況,努力探尋其行為背后的深層脈絡。
同時,法官亦未忽視另一端的傷痛,主動聯(lián)系被害人,細致了解其經濟損失,耐心傾聽其意見訴求。這一“雙向奔赴”,正是該院將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方針貫徹于審判全程的堅實注腳。
該案中,苗某雖然還未成年,但他的行為已經給被害人造成損失。法官洞悉此情,主動擔當起溝通的橋梁與修復的使者,傳達被告人家屬的愧疚,全力挽回被害人的損失,以法律為基、以情理為引,耐心疏導、釋法明理。
最終,苗某及其家屬真誠悔過與切實行動,獲得了被害人的諒解。法官的關懷對受損社會關系進行了積極彌合,為迷途少年鋪就了回歸正途的階梯。
合議庭綜合考量苗某犯罪時系未成年人、初犯、認罪悔罪態(tài)度誠懇、自愿認罪認罰、已足額賠償并取得被害人諒解等關鍵情節(jié),最終以盜竊罪判處苗某緩刑。
這份判決,是該院“教育為主、懲罰為輔”原則的精準實踐,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溫暖回響。下一步,該院將持續(xù)深化“三審合一”探索,以更專業(yè)、更溫暖、更有效的司法實踐,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治屏障。(完)